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俩大学生”种枣记

    信息发布者:刘其进
    2019-04-07 09:18:05    来源:中国农业   转载

    1547988490748.jpeg“接穗切面一定要光滑,削面上要‘露白’,砧木的切口与接穗的接合处要全部缠严。”近日,乳山市俩大学生枣园家庭农场农场主邹均亭在荣成市一处枣园指导枣农。今年43岁的邹均亭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回到家乡的他,五年引种,十年选育,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从100多个大枣品种中筛选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邹均亭与妻子谷咏梅是大学同学。1997年,夫妻俩大学毕业。谷咏梅放弃了菏泽市农业局的工作,跟邹均亭回到了他的老家乳山,在乳山市农资公司当起了技术员。

    经常跟种植户接触,邹均亭夫妻萌生了回村种地的想法。“农业发展需要有知识的农民,我是农学院的大学生,就想凭自己所学,为家乡的农业培植一个有潜力的项目,帮助村民致富。”邹均亭说。

    经过一番调研,邹均亭发现,枣树比苹果树更易经营,收益更高,夫妻二人就可轻松打理好十亩枣园,而胶东地区没有适宜种植的优质大枣品种。2004年,夫妻二人来到南黄镇高家屯村,承包了73亩土地。1551668731050.jpeg

    那时候冬枣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正当夫妻俩准备种的时候,冬枣价格开始往下跌。后来邹均亭多次前往陕西、河南等枣产区,科研院所和农业大学,甚至连种枣大户他都拜访过很多位,用了五年时间,引种了100多个大枣品种。

    “光知道种枣,但不知道种什么品种,就是一个一个地试。”邹均亭说,因为乳山雨水比较多,大部分品种裂果率都很高。还有的品种结的果个头太小,卖不上价。试了一圈,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品种。

    邹均亭很苦恼,但没有放弃。在一次回老家探亲时,发现老宅里一棵枣树,摘了一尝口感很好。“一开始没瞧上本地的品种,就觉得农业大学、科研院所的品种肯定是好的,但外地的这些品种确实不适合我们这儿。”邹均亭说,“这个品种当地都叫‘酥脆蜜’,说的就是它的口感和味道。”

    邹均亭开始研究“酥脆蜜”的种植技术。“跟冬枣种植区别很大,从修剪到管理上都不一样。我们是新枝结果,主要得防病虫害,再考虑到裂果率、产量等因素,失败了几年。”邹均亭说,2012年,按以往常规的管理技术培植出的枣树抗病性和丰产性表现不好。2013年,两人改进了种植技术。但花期时正赶上近20天的雨,产量极低。让他们激动的是,仅剩的少量枣凭借高品质,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十几年时间,只有投入没有收入。最困难的时候,只能靠父母和亲戚朋友的帮助硬撑着。这样的窘境在这一年改变了。

    “念了大学却回来种地,周边村民都很不理解,有时候背地里还笑话你,一直以来精神压力比较大一些。”邹均亭说,后来家庭农场叫“俩大学生枣园”,也是因为村民每次路过都会说,这里有俩大学生在种枣。

    又经过了五年的观察期,邹均亭种植“酥脆蜜”的技术已经成熟,夫妻二人开始考虑推广的事。“现在主要是通过电商和超市的渠道进行销售,订单供不应求,我们希望把这个品种和种植技术推广给大伙儿一起来做。”邹均亭说,“我们可以免费教,甚至可以帮忙联系客户,但必须按照我们的标准和技术来做。规模种植安全、高品质的大枣,是我们夫妻俩一开始就定的目标。1551668901205.jpeg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